影子王国

电影生活

星期一, 七月 31, 2006

黑社会——不一样的香港黑帮片



《黑社会》(2005)《黑社会以和为贵》(2006)


杜琪峰的这两部片子近期颇受关注,观后觉得确实不凡。作为影片本身来说,最可贵的应该是对97回归之后港人政治生态转变的观察。


两部影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当前香港政治的影射。因为影射,2005年港版100分钟的《黑社会》在内地被剪成了90分钟的《龙城岁月》。2006年的《以和为贵》则因为牵涉大陆政治过多根本没有在内地公映的可能。


《黑社会》属于在香港已有20多年历史的一种类型片--黑帮片。从1980年代的《英雄本色》到《古惑仔》系列再到《无间道》三部曲,此类题材的影片已经很多了。黑帮片以描写黑道人物为主,宣扬"忠义"二字,讲述恩怨情仇。往常的黑帮片里多有英雄式的人物比如小马哥,至少也有正面人物,而《黑社会》里除了好勇斗狠的飞机(张家辉)外,几乎没有正面人物。


已经有不少文章讲这两部片子对政治的影射,就不多说了。《以和为贵》末尾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公安厅石副厅长(尤勇)要求吉米(古天乐)打破帮会选举制度将"和联胜"变成他一手执掌,从此以后"以和为贵","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吉米一拳把石副厅长打到在地,之后打了他三个嘴巴,骂了两句"王八蛋",一句"帮你妈的",然后颓然倒地。这时,石副厅长说"谢谢合作"。


吉米的颓然倒地反应了港人的复杂心态:不满大陆对自由的限制,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撒气而已。人家神通广大,出发点是"繁荣稳定",而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回归后,香港紧接着遇上金融风暴经济低迷,对内地的经济依存度日益加强,弹丸之地的香港受制于人已是无可避免。


影片中正是如此。吉米想做正当生意,他批项目要贿赂内地官员,结果被拘。要想做生意,就必须爱国,还要当上老大。之后,吉米运用冷血残忍的手段当上了老大。此时他才发现,他已经无可选择,帮会100多年的选举制度将断送在他的手里。


《黑社会》的制片人向华强正是香港著名帮会"新义安"的老大,也许就是片子里所说的"新记"吧。据说杜琪峰在拍摄时黑帮人物还出人出力,只是嘱咐不要把他们拍成英雄。确实,这是一个转变的年代,香港既往的价值都在悄悄蜕变,对帮会来说,忠义过时了,从权成为规则,在这样的年代,哪里来的英雄。

星期三, 七月 26, 2006

我还会回来的



《终结者》(1984)《终结者2:审判日》(1991)《终结者3:机器的崛起》(2003)


记得小时候看一部动画片,每一集结尾,受挫的反派总要说"我还会回来的"。后来知道这是阿诺在《终结者》里的名言:"我还会回来的。"(I'll be back.)直到今天才知道这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使徒拯救"圣母"并成为救世主父亲的荒谬故事。


卡梅隆的片子中,最好看的往往也是最愚蠢最滥情的。在他拍摄的前两部《终结者》里,第二部的车辆追逐和枪战场面最精彩,人物也更丰满。《审判日》最长,导演剪切版长达152分钟,不过这部片子表达了一个愚蠢的思想:机器人有自我意识后导致的核战争浩劫应归功于制造机器的人。片子里,"圣母"莎拉·康纳为了挽救世界去杀制造出超级芯片的科学家。其实,她应该去杀冯·诺伊曼和爱因斯坦,最彻底的办法是穿梭时空去杀掉第一个拿起木棒当工具的古猿。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同年铁娘子撒切尔任英国首相,此后在1981年强硬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世界局势都异常紧张,战争空气浓厚,因此又被称为"二次冷战"。这段时间里,双方都亮出核武互相恐吓。当然,期间荧幕上也笼罩着核战争的阴影。《终结者》就是此时诞生的。


在那样疯狂的时代,面对绝望的公众,拍出一个荒谬的故事还是可以理解的。1991年的时候,柏林墙倒了,苏联也解体了,美国人梦里都害怕的威胁烟消云散了。可以理解,对手化成空气后,得找一个更深层次的敌人,卡梅隆成功了,确实也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可确实也蠢了些。


2003年的这部就是纯粹捞钱的作品了。连卡梅隆先生都坚持说故事早在第二部里就结束了,不愿拍了。在这部乔纳森·默斯托执导的片子里,除了看到电影特技的进步之外,啥也看不到--"救世主"约翰·康纳形象猥琐,太失败了。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抱怨电脑时代的影片,其效果恰恰是电脑创造的。施瓦辛格在这部影片里没再说"我会回来的",因为他要实现美国梦。他当加州州长去了,终结者真的被终结了。




星期五, 七月 21, 2006

逃狱之王



逃狱片中,我喜欢的有三部--《大逃亡》(1963)、《巴比龙》(1973)和《肖申克的救赎》(1994)。《巴比龙》生猛锐利,《肖申克》熟练流行,《大逃亡》则可以被奉为影史经典。


即使在战争片中,《大逃亡》也绝对数得上。电影改编自Paul Brickhill(飞行员,澳大利亚人,二战中被击落后关入第三战俘营)的同名作品,讲的是真实的二战故事--盟军飞行员挖地道逃离战俘营。战俘营的原型是现波兰境内的第三战俘营(Stalag Luft III),当时主要关押盟军飞行员。德国人守卫森严,到1943年的时候虽然战俘们已近30次试图挖地道逃走,但都失败了。《大逃亡》记录的是1944年成功的一次逃亡,组织者试图让250人逃亡,最后逃走了76人。不过只有3人最终逃脱,有73人被捕,其中50人被秘密枪决。


1981年的时候《大逃亡》又被美国人翻拍了一次,名字叫《胜利》,有时候也被叫做《胜利大逃亡》。看过1981年版之后,更加确信1963年版是经典。1981年版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影片,开片就是一个人趁着夜色试图剪断铁丝网逃出去而被当场击毙,抓住观众的神经。故事的主干与旧版无异,只是好莱坞把战争娱乐成了足球赛。球王贝利等一干球星出演角色创造了大卖点。荒谬的是深陷战俘营和集中营的人们竟然宁愿放弃逃走的机会而去赢得一场球赛。权当好莱坞借着愚蠢的情节表达以足球代替战争的美好愿望吧。


在国内,1981年的片子更为人所知,其实1963年的片子堪称完美。留给我最大印象的就是人物众多但丝毫不觉得杂乱,不少人物着墨不多却性格鲜明。"禁闭王"(多次逃脱,抓回来就被关紧闭室)Hilts上尉是孤单英雄,逃狱的组织者和策划者Bartlett则是集体领袖,英雄主义与团体精神交相辉映,影片很丰满。


荧幕硬汉史蒂夫·麦奎因是个幸运儿,三部著名的逃狱电影中他就主演了两部。在《大逃亡》中饰演Hilts上尉,在《巴比龙》中饰演巴比龙。麦奎因是1960年代著名的美国演员,这家伙作风狂野,爱玩摩托爱开快车。当然,《大逃亡》末尾骑摩托车越过18米高的奥瑞边界铁丝网的镜头是替身做的。他有一句名言:"我宁愿醒在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也不想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城市中苏醒。"("I would rather wake up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than in any city on earth.")1980年,50岁的麦奎因死于肺癌。


《大逃亡》里,伪造证件的Colin Blythe中尉在逃狱前眼睛失明,乘飞机逃离时因为油料耗尽被德军打死。实际中,伪造证件的人既没瞎也没死,他就是James Hill,战后他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得过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他拍摄的纪录片还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殊荣。


虽然Colin Blythe中尉这段并未忠于历史,但导演的改编发挥是合适的也是成功的。这里再和《胜利》比较一下,《大逃亡》的伪造者虽然只是个配角,但有血有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比之下,昨晚看过的《胜利》里伪造者是什么样子,我已经不记得了。电影就是这样,它不遵守进化论,有时候前辈导演的作品就像大山一样,只能让后辈导演兴叹。




星期一, 七月 17, 2006

你们也看看凯歌人家俊的时候



虽然《无极》里没有任何风韵犹存的迹象,但不可否认陈凯歌当年还是挺俊的。


又看了一遍《孩子王》,这才是陈凯歌。真是杰作,知青陈凯歌和知青阿城比肩立在云南的山野间。小说绝好,电影改编也是绝佳,天作之合。陈凯歌把一部中篇裁剪得恰到好处,结尾处理得甚至比小说高明。


说说结尾。电影里,老杆因为不照课本教书被打回队里劳动,临走在屋里的树桩子上写道"王福:今后什么也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这在小说里是没有的,凯歌老师比阿城老师高了那么一点点。


影片开头结尾的景色神秘壮美,教歌的长镜头也很赞,还有老杆披着衣服就着余晖长袖善舞的场景,陈凯歌选景的能力之强、顾长卫摄影技术之棒都一览无余。


陈凯歌从1992年的《霸王别姬》就开始考虑市场了,其实冯小刚说得对,他"最适合呆的地方就是象牙塔"。2002年,陈凯歌向好莱坞进军的影片《温柔地杀死我》惨败。他本来该回头,可惜就像《无极》里倾城所说的,从"跟你在一起,我又可以相信了。"他2003年拍了一部煽情的《和你在一起》,大卖,他又相信市场,更加坚定了走下第五代的神坛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一条道走到黑,直到《无极》。


《无极》来了,人民却不买账。陈凯歌更是因为"一个馒头的血案"招来了人民群众无情的谩骂。我觉得陈凯歌有点冤,但他确实不如20年前有幽默感了。1987年,在《孩子王》里,知青谢园说:"大伙闷得慌,打我一顿解解闷,挺好。"这句在小说里是没有的,20年前陈凯歌有这个幽默,20年后面对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人民他却没有了这个幽默,也许是这个世界变化快吧。

星期四, 七月 13, 2006

旅行(Voyages 1999)


旅行(Voyages 1999)



一部描写大屠杀后幸存犹太人的电影起名为《旅行》是恰如其分的。过去的两千年来,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在歧视、迫害和杀戮之下辗转迁徙。


艾曼努耶·芬克尔曾经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助手,协助拍摄过"三色",从《旅行》里可以看到基氏的痕迹。《旅行》以三个犹太女性作为主人公,三人除了二战前都曾在巴黎生活外,在情节上没有关联。第一个故事讲一个老妇人重返奥斯威辛集中营,陪同的丈夫和她并不愉快。第二个故事是50年后父女重逢,战前女儿才7岁,如今却已当上祖母。对父亲的记忆已经模糊,趁着父亲熟睡,女儿悄悄拿走他的护照和老照片对比,不管是年青的脸还是衰老的脸都无法告诉她父亲是否真的回来了。


第三个故事最好,一个家住莫斯科的老妇人随着邻居一起移民以色列。她的丈夫已经过世,在俄罗斯无儿无女没有亲戚。勇敢的老人来到以色列,她想见几十年未曾谋面的表妹,在坐车去特拉维夫的路上,为了问路,她不停地问人家"你说意第绪语吗",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否定的。她原本以为,像丈夫曾经告诉过她的那样,在以色列这个犹太人的国度里,人人都说意第绪语。但恰恰也许因为移民的缘故,英语法语比意第绪语更好用。她看到了特拉维夫蓝蓝的海洋,但没看到她心中的以色列。这一段拍得内敛深沉充满张力,实为佳作。

星期二, 七月 04, 2006

大地在波动


大地在波动


单位的网络带宽只有两兆,好几十人上新浪、MSN、QQ,如果它是一辆车的话,那简直是印度火车,如果它是一匹马的话,唉呀,小儿马驮几十个壮劳力,简直是虐待动物。于是早上窝家里写稿子。写着写着,觉得床在摇晃。思忖着还是请假吧,许是20天熬夜看球看虚了身体,也可能最近老写稿写得吐了,头晕是并发症。


原来我错了。时隔不久,床摇地晃,我的破电脑桌吱吱呀呀地唱起歌来了。md,楼下装修的动静真大,这帮wbd折磨我好几个月了,老爷楼迟早要被他们毁掉。竖起耳朵听,没有电钻和大锤的声音啊。上网一看,原来全北京都晃了。出门看到邻居大爷大妈都打开了防盗门,随时准备颠呢,瞧瞧人家这生活经验。给老婆打电话,老婆很忧愁说以后住29楼可怎么办?现在想想,住得高,看得远,真要那样,也只有和老婆一起凭窗看地震了。

星期日, 七月 02, 2006

三十年后还会有人重拍《金刚》










《金刚》(1933/1976/2005 )





美女和野兽的故事每三十年拍一次都会大卖。确实,在世道不好的时候脱颖而出的电影生命力就是强。


表面看来,这是一个滥俗的好莱坞题材--1976年版的《金刚》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但大胆发挥想象力的剧本、新锐电影技术的运用足以使这样的题材成为经典。


1933年版就是一个经典,时隔七十多年,还是能带给人震撼。虽然技术所限,在英雄跑到猩猩窝里救美女的时候明显有动画片阿凡提的感觉,但瑕疵毫不影响带给观众的震撼。想想吧,1930年代的时候一个50英尺高的大猩猩站在帝国大厦顶上对着飞机捶胸示威。


烂片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并不鲜见。匪夷所思的是,1976年版赢得票房的同时,居然也能赢得许多评论家的好评。在三个版本中,这一版本除了更加色情、煽情、滥情之外,就是拍得更糙。女主角的演技跟她穿的衣服一样多;金刚手握美女的特写镜头多次出现,很失败,一眼就能看出是橡胶手。导演居然让金刚的嘴当吹风机,女主角还挺享受。我的天,一个不刷牙的巨型动物,它得口气,得吃多少口香糖啊。还有,石油公司对付土著居然不是子弹而是烟花,虚伪还是反讽?


对于一个好故事来说,后辈导演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照本重述,彼得·杰克逊就是个聪明人,除了在1933年故事的枝干上添加一些枝叶,没有动任何东西。比如把女主角设定为一个杂耍演员,免得观众觉得美女只是一朵会尖叫的玫瑰花。其他的一切功绩归超级电脑。


如果说1933年站在帝国大厦上的金刚象征着工业社会被吓人的大萧条击败的话,1976年站在世贸中心的金刚则象征着后工业社会被恐怖的石油危机击败。2005年,金刚再次回到帝国大厦顶上,这时,世贸中心早已成瓦砾,如果说有什么象征的话,那就是象征着人类社会被超级电脑所击败,电流硅片之上只有修修补补,只有重温旧梦。


过度阐释一下,金刚是以超男人的面目出现的,爬上男性象征的大厦(从这一点说1976年版比较傻),征服了男性世界,但最终被普通的男人们击败;美女虽然只会尖叫,但却成为这个超男人的选民,有点天注定的味道。各色观众都可以认同,真是个好故事,所以我估计再过三十年,还会有人重拍。